医学资料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医生专用的资料管理软件ImageView免费下载使用
查看: 783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突聋不治!有可能你会永远失去你的听力!

[复制链接]

104

主题

104

帖子

34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4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18 16:03: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突聋不治!有可能你会永远失去你的听力!
原创 2016-12-02 爱耳君 中国听力在线
年底突发听损
62岁的张大爷像往常一样到菜市场买菜,正高兴地跟小贩讨价还价,突然感觉右耳什么也听不到了,耳朵里好像钻进了只叫个不停的小蛐蛐,张大爷赶紧甩头、挖耳朵,不管用什么办法,好像都不管用。回到家,张大爷感觉自己头晕无力,恶心想吐,儿媳妇一看,赶紧带着他去了医院。经医生检查,诊断为突聋
医生说,突发性听损(也就是突聋)全年均有可能发病,但以冬季居多。每年进入冬季后,发病人数都会显著增多。
为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遭遇突聋
为什么冬季会多发突发性听损呢?从中医角度说,气温骤降易导致免疫力偏低人群感染风邪,而冬季干冷又易引起人体肝阳上亢,痰火内盛。从西医角度说,寒冷天气易引发病毒感染,再加上临近年底精神压力、过度疲劳等原因,往往容易导致突发性听损。值得注意的是,有些糖尿病患者也可能会引起突发性听损。这些病人会以突发性听损而首发症状,进而发现为糖尿病患者。
突发性听损患者大多在凌晨或清晨起床后不久发病,单侧或双侧的内耳神经损伤,出现的症状包括耳胀闷或闭塞感、听力下降、耳鸣、眩晕等,听力检查表现为高或低频的感音神经性的听力损失。由于内耳微血管病变是该病发作的必然阶段,与脑中风的发病类似,所以临床上,也形象地称其为耳中风
以前,该病以中老年人发病居多,但近年来,现在由于不良的用耳习惯(比如常在嘈杂的地方长时间戴耳机)以及精神压力增加等原因,不但该病的发病率增加,且有年轻化趋势。尤其是大城市的上班族,每逢年底工作压力大,突发性听损的发生几率会上升很多。
工作节奏紧张的职场人每天忙于工作,都有较强的竞争心理,精力处于透支状态,长时间紧张疲劳而得不到休整,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精神压力大、生活不规律、睡眠不足和情绪激动目前是主流医学界公认的引发突发听损的四大诱因。
据我国各医院统计显示,目前国内突发听损的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特别集中在职场高管和部分压力较大的行业,比如说IT、金融、媒体、快销等行业。而一些频繁依赖耳机工作的职业,罹患突发听损的可能性更高。目前我国突发听损高发年龄集中在40岁左右,正是在职场打拼的关键年龄段,男女比例无明显差异,左侧略多于右侧,双侧突发听损发病率较低。据数据显示,美国、日本、德国近年的发病率也都有上升趋势。
想要恢复听力,干预时间须夺秒
针对突发性听损的治疗,最重要的是就诊时间。上文的张大爷由于及时就诊,恢复听力的可能性就非常大。因为突发性听损损伤的部位多在内耳,即神经的末梢部分,而神经细胞不可再生。所以,治疗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就医时间。突发性听损有40%的人是可以自愈的,另60%则需要通过治疗来恢复,早期治疗的治愈率比较高,建议发现情况尽快治疗,最好不要晚于一周。
在现有的医学研究条件下,突发性耳聋的病因大部分还无法明确,因此目前突发性耳聋的治疗缺乏针对性的病因治疗。临床上对该病主要采用综合治疗,包括类固醇类激素抗水肿治疗、改善内耳微循环的血液流变学治疗、改变细胞离子通道治疗、减轻膜迷路积水如改变渗透压和脱水治疗、抗氧化和神经营养治疗、降低纤维蛋白原治疗以及高压氧治疗等。
——上海新华医院
但突发性听损由于是突发,很多人盲目地认为,这种情况是暂时的,只是没有休息好,或是上火了,只要过一段时间就会好了。殊不知,很多永久丧失听力的大马虎,就是由于未及时就诊造成的。如果发现听力突然下降并且几天内没有缓解,或者出现严重耳鸣的时候,一定要及时就医,当急诊对待。
family:Calibri;mso-fareast-font-family:宋体;mso-bidi-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color:rgb(79,97,40);font-size:11.0000pt;mso-font-kerning:0.0000pt;" >3.多喝热水。无论是小孩子还是大人对于冬季这个干燥的季节都需要多喝水,因为多喝水能够保持黏膜湿润,同时能够起到抵抗细菌的作用。此外,多喝热水能够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起到预防感冒的作用。
4.避免去人群集中的地方。家长尽量少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特别是尽量避免与其他有发热、出疹性疾病、感冒的儿童接触,减少被传染的机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16032396号-1)|医学资料网

GMT+8, 2024-12-22 00:14 , Processed in 0.123758 second(s), 28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